一些文娱从业者应补补“钙”
来源:9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田晨旭
针对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文娱领域出现的问题,中宣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9月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其中,通知要求坚决抵制泛娱乐化,弘扬优秀文化,树立节目正确审美导向。
显然,这些规定是对一段时间以来兴盛的畸形审美“亮剑”,更是要给演艺圈补补“精神之钙”。

此前,一些从业人员政治素养不高、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滑坡,违法失德言行时有发生,畸形审美歪风在娱乐圈比较盛行。一些选秀综艺节目盲目追逐流量,无论男女都追求“冷白皮”“锥子脸”“A4腰”,打造千篇一律的“浓妆纸片人”;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不少网红为求流量装疯扮傻,“人类高质量男性”“马保国”之流大行其道,哗众取宠。
这股风气在资本的助推下快速扩张,一度占领大众视野,对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也扭曲文艺界的审美取向,阻碍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
畸形审美的背后,是一些从业人员“精神缺钙”,在流量面前迷失自我。在当前的演艺圈里,一些从业者沉迷于“走捷径”,缺少信念感、责任感。他们不在演技唱功上下功夫,反而热衷于塑造形象、制造热点,以至于“代表作不常见而热搜常见”,“塌房”事件屡见不鲜;一些“网红”三观不正,唯利是图,在镜头前几近癫狂,不惜屡屡突破下限,以低级趣味赚取流量。
此风若听之任之,势必在社会上助长“逐流量”“博眼球”“走捷径”的不正之风,其后果不可想象。

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文艺大师都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审美趣味。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往往从历史与时代中汲取能量,能够在与观众“交流”的过程中启迪智慧、传递力量,引导观众追求真善美。此次中宣部、广电总局发出通知治理乱象,正是为当前演艺圈乱象敲响警钟,让演艺人员重拾本心,让演艺圈重新回归到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无论是公司、平台还是演艺人员,都应该摒弃对流量急功近利的追求,沉心静气地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认真打磨专业功底与艺术修养,好好补一补“精神上的钙”。唯有如此,才能迎来事业长青,创造出更多传得开、唱得响的优秀文艺作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