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观察|4亿多“非网民”,如何拥抱互联网时代?
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细化了面向老年人的各项服务措施。
工信部明确,2021年1月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首批将完成与老年人等群体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115个公共服务类网站和43个手机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多地也通过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组织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指导、提供他人代办服务等方式,便捷老年人群体,弥合“数字鸿沟”。
“不要一味强求所有事情都在网上办理,应针对非网民群体的真实需求做出人性化的安排。”何延哲指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民比例并不低,应该针对国情、因地制宜,比如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引导农村里的带货能人帮助不会上网的父老乡亲直播推介产品。
出品人:赵承
监制:邬焕庆
统筹:吴晶
记者:王鹏、余俊杰
编辑:邵艺博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上一篇: 春节前猪肉价格走势如何?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