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收获幸福新希望

--分享到--
您当前的位置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农牧新闻生态文明收获幸福新希望 2021年11月24日 17:02 |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从横亘千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到绵延不断的曼德拉山,从风光险峻的额日布盖峡谷到鬼斧神工的海森楚鲁风蚀地貌景观,行走在阿右旗广袤的大漠戈壁,昔日的荒漠秃岭如今漫山遍野处处舞动着生命的痕迹,放眼望去,一路风光满目希望。

建设舒朗大气、宜居宜游宜业的巴丹吉林镇
阿拉善右旗是全国沙漠、荒漠主要分布区之一,全旗沙漠面积3.38万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6.3%,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腾格里沙漠在旗境内为0.5万平方公里。由于过去一度超载放牧,森林植被急剧退化,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危机,阿右旗各族群众把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同严酷的生态环境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大力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和防沙治沙运动,坚持不懈地建设人工绿洲,认真做好环境污染防治、监察监测、总量减排等重点领域工作,为打造祖国西北生态防线、改善生态环境和全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自然生态修复效果明显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雅布赖山段)保护区治理工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中,阿右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突出抓好荒漠林草植被保护恢复区、沙害综合治理区、城乡重点绿化区的保护与建设,筑牢雅布赖山东南缘生态屏障。累计争取国家各类生态建设资金11.7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07.3万亩,义务植树160万株,封沙育林74.8万亩,生产苗木1亿株,退耕还林4440亩。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和腾格里沙漠西北缘“握手”之势,2010年起阿右旗对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雅布赖山段)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固沙面积达4240亩。

中国科学院专家启动巴丹吉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科考活动

巴彦高勒苏木乔、灌木育苗基地实现旗内造林自给自足
为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生态项目政策,阿右旗把生态当作产业来经营,对全旗365万亩天然梭梭林、838万亩天然白刺林和12万亩天然甘草进行有效保护,人工种植梭梭林130万亩,人工接种繁育肉苁蓉20万亩,人工种植甘草8000亩,人工黑果枸杞栽植3320亩,封禁区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整体遏制,局部正在改善,植被覆盖度提高到15-25%,部分地区高达45%以上,平均高度上升了5-10百分点。

日处理5000立方米的巴丹吉林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在生态综合整治工作中,阿右旗严守生态环保底线,以“让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地更净”为目标,积极实施联防联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努力构建舒朗大气、宜居宜游宜业的城镇发展格局。投资近4亿元资金建成巴丹吉林沙漠植物园及巴丹吉林镇重点区域绿化项目,巴丹吉林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工程以及雅布赖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巴丹吉林镇新增人工绿地1760亩,居民生活垃圾日处理25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污水日处理5000立方米,中水充分利用于家园保护、城镇绿化、植物园以及人工梭梭林和草牧场地浇灌。全面取缔巴丹吉林镇区燃煤小锅炉,拆除巴丹吉林镇区散户煤炉810套,两项全年共节约煤炭资源消耗4.3万吨,并配套建成全国沙尘暴监测预警服务系统。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一揽子完成村容村貌、通水通暖通排污、硬化绿化美化、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圈舍标准化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进一步提高了农牧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巴丹吉林镇生活垃圾填埋厂日处理垃圾23吨,无害化处理率100%
工业化污染防治水平持续提高,完成雅布赖化工4.5万吨精制硫化碱技改项目,太西煤常山集团脱硫脱硝设施配套和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南龙、祁泰、兴亚化工等企业污水处理、循环利用工艺改造及厂区环境治理得到加强,旗内加油站全部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同时阿右旗结合地区实际,对生态脆弱的地方实行生态红线保护划定,印发《阿拉善右旗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暂行)》和《阿拉善右旗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格局,并将各部门履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南龙化工3500吨甲硫基乙醛污染防治设施配套建设项目
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从生态环境脆弱区到祖国北疆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阿右旗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生态文明也让驼乡老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新希望。
(作者:柴世杰 薛世昌 孟根其其格)
编辑:张燕
上一篇: 江西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上走前列
下一篇: 抓住机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