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刑法学界最年轻的博导,敛财数额“特别巨大”
2018年5月,于志刚不再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2021年1月22日被查。
政知君注意到,2010年,于志刚曾对媒体称,自己要“做好人”和“做好事”。
他说,作为一名青年法学学者,未来的道路很长,自己和自己的法学研究,一定要与国家、社会一起进步, 一定要坚守法律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道义感 。
他还提到,“既为人师,就要学为其师,行为其范,承担起学术薪火手手相传和愈燃愈旺的责任”。
2017年,在天津参加论坛时,于志刚再度就教学发表看法。他说,“我们在所有专业要求中又提出了不仅是德法兼修、德学兼修,还要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于志刚被查之后,官方直陈,他违背师德师风。
今年6月,于志刚被“双开”。
纪委通报称,于志刚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纪法底线,违背师德师风,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金,接受他人安排的宴请、旅游;组织观念淡薄,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公权私用,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政知君注意到,2019年4月19日到5月30日,教育部党组第一巡视组曾中国政法大学党委进行巡视。
巡视组反馈称,该校管理监督干部宽松软,部分校领导管理工作投入不足,干部请假管理不到位,干部兼职管理松弛。党委主体责任虚化空转;纪委监督执纪严重缺失;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屡禁不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缺乏监管等。
据最高检8月18日消息,于志刚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沈阳市人民检察院已向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起诉指控:被告人于志刚利用担任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校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研究刑法学的于志刚,对受贿罪条款,想必也不会陌生吧?
校对 | 罗晶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