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i will救援志愿者专访:031号】张奇恩:微光成炬 共赴抗震救灾志愿服务之路

时间: 2025-03-15 16:25:41

志愿服务,道阻且长,一些人以非凡的毅力和热忱,成为了照亮他人的光。汕头市惠泽人志愿服务中心的张奇恩,用16载春秋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从一名普通志愿者逐步成长,用坚持与热爱书写出专业公益人的动人篇章。

“西藏i will”项目于2025年2月28日14:00通过线上形式,专访了这位身兼数职的公益先锋——汕头市惠泽人志愿服务中心主任、四川省潮汕商会理事、四川省广东商会副会长张奇恩。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怀揣赤子之心的公益践行者,聆听他的志愿服务故事与深刻感悟,探寻他在公益路上的温暖足迹。


图为专访截屏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地震,张奇恩便是这场救援行动中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已过60的他,活力满满,身处后方,有条不紊地协调各方力量,为抗震救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这,不过是他十六载公益路上的一个生动片段。


2025年1月7日下午,正在上海开会的张奇恩,在群里收到了i 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发起人、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翟雁老师发布的“西藏i will”项目号召。那一刻,张奇恩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呼应参与,随后被委任为“西藏i will”项目一线志愿者总协调人,负责组织协调“西藏i will”项目的一线志愿者工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奇恩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他更明白,在地震灾难面前,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伸出援手。这一果断的决定,来自他十六年来投身公益事业所养成的使命感。

张奇恩迅速投入,积极与各方沟通,志愿者分散,部分志愿者对“西藏i will”项目存在疑问和顾虑,沟通过程中困难重重。张奇恩没有退缩,他在群里耐心解答,积极宣传“西藏i will”项目的意义和目的。凭借多年积累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西藏i will”项目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

除了协调工作,物资筹集也是救灾志愿服务的重要环节。张奇恩所在的机构迅速行动,号召大家捐赠物资。短短几天,就筹集到500多件毛衣、350件卫衣、药品、牙膏、牙刷以及儿童和婴幼儿服装等物资,总价值约30多万元。这些饱含爱心的救灾物资被迅速送往地震灾区。


图为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学生合影

张奇恩运用“借力共赢”的智慧。以汕头市惠泽人志愿服务中心为例,通过借力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的品牌与资源,迅速提升了影响力,为公益项目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公益同样需要支点,需要借力。

为确保物资及时、准确送到地震灾区群众的手中,张奇恩选择与徐州猎豹救援队合作,将物资直接分发到西藏定日县的群众手中,避免耽误时间。相信别人,就是相信自己。张奇恩相信一线志愿者的判断和能力,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这次抗震救灾志愿服务行动中,张奇恩和他的志愿者伙伴们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受灾群众带去了温暖和希望。

尽管目前救灾志愿服务已经告一段落,但张奇恩的公益之路还在继续。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灾区的重建工作,为灾区群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在志愿服务道路上,张奇恩始终铭记,做事可以高调,做人必须低调。面对鲜花与赞誉,他选择将目光投向更远处——通过“惠泽人”平台培养更多专业公益人才,让公益之火生生不息。

在西藏救灾志愿服务中,他也不忘培养新人,鼓励他们从志愿者做起,在实践中学习,并将“公益开路,商业跟进”的创新理念融入其中,打造“造血型”志愿服务项目,实现自我造血与长效发展。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张奇恩在西藏定日县地震救灾志愿服务行动中的付出,是他十六载公益生涯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向在公益路上坚守的张奇恩致敬,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西藏i will”项目合作伙伴名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