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和他的老师

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强调“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尊师重教,几十年来,习近平身体力行。感念师恩,是永驻他心中的情结。
“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深情回忆。
北京八一学校,习近平的母校。该校由老一辈革命家聂荣臻元帅亲手创办的荣臻子弟学校发展而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习近平在这里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时光。

当天,习近平同陈仲韩、陈秋影等几位当年教过他的老师见面。几位老师已年逾古稀,但回忆起往事,仍历历在目。

1960年,陈秋影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进入八一学校中学部。1965年9月,作为初中一年级四班语文老师的陈秋影迎来了新一届学生,其中就有12岁的习近平。

陈秋影经常在课堂上讲授杜甫的诗,“是那种悲天悯人的、充满人民性的、怀抱苍生的诗歌”。她还记得,当讲完杜甫的《绝句》,习近平下课后主动来问老师,说他十分喜爱杜甫这位大诗人,还希望更多地读一些杜甫的作品。
从八一学校毕业后,习近平赴陕西延安梁家河村插队。此后的几十年里,习近平对曾经的母校和老师们一直记挂在心。习近平在外地工作期间,每逢来北京,他总是尽量抽出时间,看望曾为他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陈仲韩,当年担任过习近平的副班主任。他这样评价习近平:“这些年,他无论走到什么岗位上,都始终惦念着我们这些曾经教过他的老师。他是一个念恩的人,有情分的人。”
“第一次来我家,还是他在梁家河插队时。那时我家住平房。我们聊往事,聊梁家河,也聊了很多书籍。”陈仲韩说,“后来我去福州看过他。一点架子都没有,一口一个陈老师。他当时的班主任名叫齐荣先,退休后生病时,习近平也曾去看望过。”
2016年教师节前夕,与习近平在八一学校见面,有一个细节令陈仲韩颇为感动。“那天见面,我说,希望你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各方面取得更大发展。他说,谢谢你的嘱托,我记在心里。听了‘嘱托’两个字,我很感动。”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