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这么美,柯达却偏要夹带私货
柯达在官方社交平台发布一位法国摄影师关于新疆的摄影作品,配文却称“照片记录当地人受到的严重压迫”。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新疆的大门始终敞开,但是拒绝“有罪推定式的所谓调查”。事实再次证明,如果带着偏见来到这片土地,无论拍出的照片多美,拍照的人都会为其蒙上一层奇怪“滤镜”——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最近,美国老牌影像器材、配件商伊士曼柯达公司(简称柯达,Kodak)在官方社交平台发布一位法国摄影师关于新疆的摄影作品,配文却称“照片记录当地人受到的严重压迫”。在美丽风景的背后,暗暗塑造出一个符合西方反华宣传的“新疆印象”。
7月15日,柯达官方Instagram账号发布了摄影师帕特里克·瓦克(Patrick Wack)的新疆摄影作品,以及这位在中国生活过10多年的法国人写的“带货文案”。瓦克关于新疆的摄影集将于10月发布,柯达也为其贴上了预购链接。
柯达官方账号引述瓦克的话称,新疆最近几年一直处于国际争议的中心,因为该地区所谓“大规模囚禁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民族”。
配文用春秋笔法写道,这组作品“捕捉了新疆2016至2020年的视觉故事,见证了这里突然陷入奥威尔式的反乌托邦。”看过《1984》的人很容易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柯达转发的第一张照片摄于2016年6月。据瓦克在个人网站上自述,照片摄于吐鲁番盆地,这个站在阴影中的男人看着外面已经干涸的艾丁湖,他是这块中国陆地最低点孤独的守卫者。
下面这张照片,瓦克在个人网站上介绍,这是一名塔吉克人父亲带着孩子,从喀喇昆仑公路离开新疆。
柯达一共发布了8张瓦克的作品,没有对这些照片的拍摄背景做任何介绍。其实这些照片并不十分“阴间滤镜”,基本是新疆人日常的生活截面。但是柯达转发的摄影师配文则显得“别有用心”,让图片观感变得不适起来。
柯达发布的瓦克的其他摄影作品
在瓦克的镜头下,新疆的壮美摄人心魄,但他总忍不住“夹带私货”。
瓦克15日通过他的个人Instagram账号,分享了即将发售的影集里的一些照片,立场更加鲜明。他从一个少见的角度拍下一幢建筑,并配文“衰朽的新城和过于庞大的政府大楼”,并提醒粉丝“新作品集的预售链接在个人简介里”。
2006年至2017年,瓦克在中国做自由摄影师,常住上海。从他拍摄新疆的初衷能看出,这名外国人对新疆误解渐深。
柯达引述瓦克的话称,“2016、17年间,我4次访疆,在新疆旅行两个多月。我的初衷,是把19世纪美国征服西方的神话,和21世纪的中国神话做类比。”他在采访中,将中国政府开发西部曲解为“征服”和“压迫”。
他还在多个场合和采访中提到,“新疆”这个词的英文直译是“新的边疆”(new frontier)。近年关于他作品的各篇新闻稿,也总要写中国政府所谓的“打压少数民族”。
瓦克其他新疆摄影作品
但是,新疆不“新”——如果瓦克了解中国的历史他就会知道。
据《兵团日报》2018年科普,分裂分子别有用心地把新疆一词解释成“新的疆土”,意即新疆本不属于中国,用以歪曲历史。但新疆实际上是“故土”。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并在新疆建省奏议中表述,新疆的收复是“他族逼迫,故土新归”,意即原是中国领土,被外国入侵者占领后,现在又被重新收复。故清朝政府正式建省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
瓦克2019年再次访疆,他的偏见更深了。柯达的配文写道,瓦克“读到有关大规模集中营的报道后,两次回到新疆,完成了另一个系列,名叫‘夜色已深’,含义是中国政府对当地人来说仿佛“黑夜降临”。这个系列的目标,是反映所谓“维吾尔人被严重压迫(acute repression)的生活”。
“我最初带有浪漫的想法,但一段时间后清楚看到,这个广阔而美丽的地区,是当地少数民族的露天监狱,他们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迫害。”他2019年接受一家文艺媒体采访时宣称。
在中国居住过11年的法国摄影师瓦克
2020年,他还对媒体含沙射影地说,“那里的女人不戴面纱”,20到60岁的男人离奇地少见,“和当地人聊天,是在置他们于危险。”满足着西方对于中国新疆的政治幻想和捏造。
昨天,有网友发现了柯达的“操作”,发微博吐槽,还称柯达“删除评论”。
来源:观察者网
(来源:环球网)
上一篇: 「社论」“自愿接种”原则不可废
下一篇: 吕邦列:乡村振兴之农民视角与农民方案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