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掌握历史主动 凝聚奋进伟力

时间: 2022-09-29 13:14:3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对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逻辑和客观规律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未来最根本保证的深刻揭示。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在社会主义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图伟业中,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两个确立”为我们掌握历史主动、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正确航向、推进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和科学行动指引。

  (三)只有善于从历史中寻找大道的人,才能获得走向未来的智慧。

  一百多年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神州陆沉、九原板荡的悲惨命运;激荡仁人志士心中的,是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呐喊呼号。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什么一个初创时不过50多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发展成为今天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带领人民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为什么一度身处“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民族,而今正大踏步走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康庄大道,向全世界展现了东方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掷地有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百年风霜雨雪,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壮阔的时代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在千回百转中寻找出路,在千难万险中向前挺进,在千磨万击中发展壮大,在千辛万苦中夺取胜利,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肩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的艰巨任务,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我们党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历史。”

  百年沧海桑田,“换了人间”!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时代波澜壮阔,“风景这边独好”!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走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掌握历史主动、凝聚奋进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2012年岁末,河北阜平正逢零下十几摄氏度严寒,玻璃窗上挂着冰花,骆驼湾村村民唐荣斌家来了一位不寻常的客人。

  他进门唠起家常,接过从锅里刚蒸出、冒着热气的土豆,掰开一块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位客人就是专程前来访贫问苦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这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要看就要真看,看真贫,通过典型了解贫困地区真实情况,窥一斑而见全豹。”

  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沟,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区到乌蒙山区,从零下几十摄氏度到海拔数千米,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创造性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科学理论的价值就在于回答时代课题,推动实践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同时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创造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明确“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

  “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创造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并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引领中国经济巨轮在大风大浪中明确方向、笃定前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