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货币政策是造成当前中国系列经济问题的主因

作者:金建方时间: 2024-09-11 13:37:26

  最近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回落现象。上证指数从3000多点,一路下滑到2700点,至今仍然看不到底部,投资人信心无法提振。

  9月6日,央行前行长易纲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承认了通货紧缩状况,并表示中国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通缩压力上。他说:“总的来讲,我们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特别是消费和投资方面,因此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于9月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预告,调降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一定空间。看来,央行别无它法,还是继续耍弄着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些老套路。估计不会有什么效果。

  我们认为,人们信心无法提振,债务危机继续恶化,令中国陷入当今经济困境的根本性原因,正是央行的错误货币政策与发行方式。毫无疑问,这个问题不触及,病因不根除,中国经济很难步入到三中全会所拟定的正确发展轨道上来。

  本文重点说明:央行人民币发行锚定物(信用基础)与政策目标上的错误;发行路径和方式上的错误。这里需要指出:造成以上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央行领导与学者们盲目地跟随,模拟与学习美联储和西方金融理论,忽略中美各自国情上的巨大差异。与此同时,他们还受到计划经济惯性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在错误道路上一路狂奔,由此引发出各种非常严重的后果。最后,本文提出一些中肯建议,供中央决策层参考,希望能够被采纳。

  一、央行人民币发行锚定物(信用基础)与政策目标上的错误

  美元的发行完全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美联储是一个由民营私有资本组合起来的银行,它发行货币的信用不足以让美国人民与全世界买单。所议,美联储主要是靠政府的国债信用,通过把美国国债作为抵押品来发行美元,这是整个美元发行的底层逻辑。概括起来讲,美元就是一个债务性的货币。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美国政府债券属于资产,而它发行的美元则属于负债。美元是美联储对全世界发行的一种债券(Note)。简单而言,美国政府负债给美联储,美联储放大后负债发行美元给全世界。美元的锚定物是美国的国债,而不仅仅是用来满足商品与服务交换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调节美元发行量的三大办法:准备金、利率和公开市场买卖,这三者都是建立在债权与债务基础上的货币总量调节方式。中国的央行是人民银行。人行直接以国家信用来发行货币。人民币发行依托国家实力,包括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作为其信用背书。所以,人民银行根本用不着再借用本国或其他国家的国债或货币作为抵押品来发行自己货币。人民币发行与美元发行的底层逻辑不同,实际操作上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一般而言,人民币发行规模应该锚定本国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根据MY=PQ或M=PQ/Y原理来发行本国货币。公式中,M是国家货币供应总量,Y是每元人民币每年周转次数(货币周转率),P是一年内商品、服务和资产交易的平均价格,Q是一年内商品、服务和资产交易的数量。

  但是,实践中,中国央行却犯了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错误。多年来,人民银行一直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储备为锚定物,发行等同汇率数额的人民币,用来满足国内经济活动的需要,支付各方面的开支。因此,央行实际上是借助美元等硬通货信用,把外汇作为抵押品来发行本国货币。由此而形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债务性货币抵押链。美国政府发行国债抵押给美联储,美联储以国债作为抵押品发行自己的债券美元,中国央行再用美元作为抵押品来发行人民币。在这个操作过程中,人民币完全丧失了作为主权货币本身所应有的信誉基础,变成了跟班式的债务型货币。

  可以想见,在这种货币发行机制上建立起来的中国金融服务体制,它所造成的后果一定是:外向经济发达,内循环孱弱,工薪阶层收入普遍低下,社会两级分化加剧,社会购买力严重不足,投资项目效益差且亏损面逐年扩大,债务链快速拉长。目前地方政府和众多企业进入资不抵债、无法还本付息境况。债务危机、房地产危机和金融危机持续扩展,进而又触发了地方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企业大面积亏损倒闭,员工大面积下岗失业,政府的执政能力正在面临着重大考验。

  二、货币发行路径和方式上的错误

  在指出中国央行错误之前,需要对照一下美国情况。美国货币发行是一个金融体系。除了依靠联储会发行美元纸币(钞票),联邦财政部发行铸币(一美元以下的硬币),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票据(存款货币)外,还依靠金融市场上发行并流通的各种股票、债券和其它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含房地产)。为了保持金融市场运转的通畅与协调,美国金融管理当局(华尔街)主要遵循以下几项管理办法和准则。

  (1) 联储会负责调节货币发行总量,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买卖等政策工具,将商品服务通胀率和就业(失业)率维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上,确保经济平稳运行。(2) 华尔街与证交会等行业监管机构负责金融市场运行,通过投资回报机制配置资源,并确保各种金融市场交易指数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上升趋势,由此而产生财富增值与溢出效应,提高社会购买力,拉动经济不断地成长。(3) 当货币发行量过大,形成泡沫,产生金融危机时,华尔街、政府和司法部门立刻联手,毫不犹豫地淘汰问题企业和金融机构,大规模处置债务,大量注销赢利性货币,使货币发行规模与经济运行规模相匹配。(4) 华尔街与政府联手开辟新的金融交易领域(新建资金池),例如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将过多的货币引入新建资金池,并刻意制造出财富增值效应,减少其它领域的金融泡沫和通胀压力。

  中国金融体制内的专家学者们大多是由英美体系培养出来的,喜欢照本宣科,卖弄洋名词,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其特点大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善于模仿美联储式的操作,却不懂得如何建立,运行和完善金融市场,不知道在危机来临之际需要快速行动,去处置债务,注销过量发行的赢利性货币。他们更不知如何地去适应中国的国情。其教条化的思维已成为定式,非常地固执,且难以改变,因而成为中国金融领域创新发展的最大障碍。

  具体而言,中国央行只知道摆弄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买卖,这三板斧,对外宣称“工具箱里的工具”仍然很多,并沾沾自喜地认为,这些工具的调节使用余地仍有空间。殊不知,在现有人行错误的货币发行路径和方式下,他们的这些工具很难再产生效力了。

  例如,他们这次继续学习美联储,搞“量化宽松”,直接从市商(主体上是商业银行)手中买国债。这实际上就是公开市场买卖,也是模仿美国操作办法。估计也不会有效果。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钱还是到不了老百姓手里,提高不了居民的购买力。他们没有看清中国的国情。中国的货币发行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这些货币想要发行出去,必须通过贷款或债券方式。而贷款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种货币发行越多,贷款量越大,致使企事业的供给能力越大,则通缩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坏账,烂账等状况就更多了,经济危机的困境更加难以摆脱。

  美国不一样,美国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很少,大部分钱都搞到美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美国股市上扬,债市上扬,普通居民获利更多,便有能力去消费。所以美联储搞公开市场操作,把钱输入到市场上去之后,就会拉动美国证券市场的交易,最终让老百姓获利。钱直接到了居民手里后,形成了新的购买力,使内循环更加通畅,货币传导机制无障碍,企业资金周转快,企业利润提高,就业率随之上升,这就是美国经济和货币发行的内在逻辑。

  对照美国,看看中国的情况就知道了。中国央行把更多的货币注入到商业银行手中,能够提高股市指数吗?能够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吗?能够帮助企业加快资金周转吗?都不行。所以中国央行模仿美联储,搞所谓的量化宽松的做法,其结果一定不佳。

  顺便讲一下,中国的商业银行货币发行体系比较适合于房地产业。伴随着城市化改造和地产业价格的大幅攀升,出现了财富溢出效应,人们手里积累了大量的现金可以用来消费,例如出国旅行,购买高档消费品,从而能够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在房地产泡沫破了,房价不停的下行,人们的钱都被套在房地产里面,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形成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此时,央行再通过商业银行以贷款和债券的方式发行货币,不仅无用,还会触发更大危机。因为企业拿到这些贷款后更换设备,提高效率,扩大产能,只能使供求关系更加失衡。所以中国金融管理当局应该改变货币发行方式和发行路径,而不是一味的套用老办法,或者去模仿美联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