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中国政治上的成功

作者:admin时间: 2010-11-25 20:57:29

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证明了中国政治上的成功

 

作者:文平   来源:红旗文稿    来源日期:2010-11-25

 


   胡锦涛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回答提问时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在全面改革的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什么“滞后”的问题。

 
                    相关链接:蔡霞:不应否认政治发展的“时滞差”

  (全文)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我们党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是要不要改、有没有改的问题,而是朝着什么方向改、采取什么方式改的问题。毫不动摇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政治原则。


  一、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我国的改革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的全面改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回答提问时也指出:“事实是,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在内的全面改革。凡是对中国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都取得了重要成果。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在全面改革的进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并不存在什么“滞后”的问题。实行改革开放就是一项政治决定,它改变了过去严重束缚经济发展的旧体制,使中国走上了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这些改革既是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又涉及政治体制,当然也是深刻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扩大民主范围、丰富民主形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框架,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各级领导层实行的集体领导制度、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是国家生活中切实管用的民主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自由和权利。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事实。


  这30多年来,我们不仅开创了经济高速成长、社会充满活力、政治安定团结的局面,而且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从容应对了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国际政治、经济风浪的重大考验。香港、澳门回归,“神舟”、“嫦娥”飞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巨大成功,抗震救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出色表现等,这些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成就,无不是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取得的。市场基础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全国一盘棋的动员组织能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协作机制,这些在国际比较中显示出巨大优势的“中国特色”,离开政治体制的作用也是不可想象的。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又反过来给经济以巨大影响。把30多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仅仅归于经济体制改革,而看不到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作用,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恰恰相反,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反过来证明了中国政治上的成功,这才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二、我们遇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社会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而另一方面,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主要是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道德失范现象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房价高、看病贵、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引起群众不满。


  对这些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有人把问题归咎于改革,认为改革搞错了、走偏了;还有人认为这是改革停滞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造成的。这些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看问题要实事求是。我们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和内外环境下建设国家的,这种历史条件和内外环境不由我们选择,也无法超越。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多种经济成分必然带来多种分配方式、利益格局、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对社会各领域带来深刻复杂的影响;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容不得我们把一切都设计好之后再来发展,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偏重于经济增长而对社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兼顾不够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创举,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以往一切时代都不可比拟的生机和活力,但市场机制主要解决的是经济效率问题,在一些领域市场是失灵的,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缺陷的产物,也与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不足有关;任何国家要发展都必须对外开放,封闭只会窒息自己的生机,但是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是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体系,我们在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外贸的同时难免要付出代价,要承受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带来的负面效应。


  从更广范围来看,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进入一个矛盾凸显期、问题多发期。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世界上那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都曾遇到过,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也正在遇到。我国在短短几十年里走过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两百多年才走完的历史进程,因此我们遇到的问题是西方国家两百年间渐次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集中显现,是快速发展、急剧变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内外环境下发展自己,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是非常不容易的。30多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既坚定不移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总揽全局、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同时及时总结改革的实践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研究解决。一切不抱偏见的人们都应该承认,中国在发展进步和应对难题方面的表现,是出色的、成功的,可以与任何处在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较而胜出。这靠的是什么?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保障,靠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相互配合、良性互动。


  三、破解难题要靠脚踏实地推进改革和发展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继续改革发展来解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近年来,我国各领域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经济方面,财税、金融、价格、市场准入、集体林权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政治方面,从修订选举法、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到政府大部委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反腐倡廉制度改革等新政迭出;文化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以空前力度全面推进,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社会领域,城乡改革协调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教育改革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取得新进展。但是,对这些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有些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味批评改革“停滞”、“滞后”。这只能说明,这些改革根本不是他们想要的改革,他们所讲的改革与我们所搞的改革完全不是一回事。


  与一些群众基于切身利益对某些问题有意见、不满意不同,极少数鼓吹改革“停滞论”、“滞后论”的人,实际上是主张实行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改革”。按照他们的说法,中国只要实行西方式民主,一切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然而,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是,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按照西方模式实行政治改革,带来的不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而是政党林立、政局动荡、社会分裂甚至国无宁日,既解决不了腐败问题,也解决不了贫富分化问题,一些紧迫的国计民生问题也常常因政治纷争而被放在一边。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有的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些事实恰恰印证了中国所走道路的正确性。解决我们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决不能靠回过头去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能靠照搬西方模式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根据“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新形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一系列攻坚克难、着力于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改革举措。落实这些改革任务,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脚踏实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加以推进。可以相信,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随着“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现,那些困扰我们、引起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必将逐步得到解决或缓解,我国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方向正确、积极稳妥


  应该看到,深化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支持和保障;离开政治体制改革,经济等领域的一些改革是推不开、搞不好的,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积极推进。同时又要看到,政治体制改革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轻率不得,急躁不得,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稳妥把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做到三个适应:


  一是要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富民强国之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决不能削弱和取消党的领导;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决不能放弃或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所搞的改革,是为了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是为了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自己特点和优势的政治发展道路。离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只会给中国带来大折腾、大动乱,只会使中国成为一个四分五裂、虚弱涣散的西方附庸国,最终葬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果。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的有益经验,但我们不会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不会吞下损害自己利益的苦果。


  二是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程度,与其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却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低很多。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必然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够急功近利,不能靠空喊口号。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实际出发,通过坚持不懈、扎扎实实的工作,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而有序推进。一些研究西方民主问题的学者也认为,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民主有一个素质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水土不服”、运转不灵,充斥弊政、贪腐和乱象的民主被他们称为“劣质的民主”,这样的民主不仅不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反而会祸国殃民,而这正是西方向世界输出民主连连受挫的原因所在。


  三是要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改革的主体,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政治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随着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逐步提高而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改革获得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又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这些,是我们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牢牢坚持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