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反思]建国初期中共强大政治动员能力原因探

作者:admin时间: 2011-04-28 21:21:31

建国初期中共强大政治动员能力原因探析


2011年04月07日 05:03  来源:改革与开放  作者:张建涛    转自:凤凰网

 

核心提示:中共在建国初期有效实施了政治动员,保证了新生的的人民政权和社会大局的稳定,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种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来源于中共政治组织自身的内部特点,中共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中共的政治动员特点,通过对这种动员能力的分析,为新时期中共政治动员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

 

本文摘自《改革与开放》2010年第6期 作者:张建涛 原题为:建国初期中共强大政治动员能力原因探析

政治动员是指一定的动员主体,在特定的环境中,运用各种动员方式去激发和鼓动动员客体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以期实现特定的政治目标的行为和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客观情况要求中共必须具有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

一、中共组织体系特点

(一)、一元化的领导体制

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共中央规定:“每个根据地要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各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即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建国时,一元化的领导体制已经全面确立。“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既包括党的中央机构对下级国家机构的统一领导,也包括党组织对同级国家机构的统一领导。”在政府系统内,国营企业,青年团和工会等群众组织内也建立了党委会和党组,并实行政法系统内有关案件的党内审批制度。1951年1月和2月,中共中央分别发出《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和《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强调党对于思想文化的领导工作。一元化的领导体制确立了党对国家生活的全面领导,突出了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实现了党对社会资源统一调配,增强了党的号召力。

(二)、组织的严密性

组织严密性一方面是指党组织覆盖面大,层次深,另一方面只当对于党员质量把关严格。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建国初期,在完成土改的新解放区农村及工矿企业、机关学校,首先是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建党中,执行了有领导、有计划、积极慎重的方针,坚持党员标准,严格履行入党手续,防止坏人混入,确保党员质量和党组织的纯洁性。”组织的严密性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触基层的党员干部,他们的素质和表现直接影响群众对党的感情,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动员。

(三)、高度集中的权力运作模式

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中共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实际上是集权于少数人,尤其是集中于各级党委的‘一把手’,”“在当时的情况下克服分散作用不无积极作用”。1953年,毛泽东提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的领导原则,使党委包揽了一切大权。这一体制的特点就是权力横向集中于党委,纵向集中于中央,这有利于精英人物对于大规模的危机事件的快速决策。政治动员主体明确,责任明晰,力量集中,使全国各级政权联动起来,发挥最大的政治动员效力。

二、政治动员的适应性环境

(一)、国内大一统局面的基本形成

到1951年底,除台湾及其附近岛屿外,中国大陆全部解放。全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取缔外国特权,没收官僚资本,进行土地改革,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大陆地区各级政权建设基本完成。“到1952年,全国三十个省、两个省级行署区、160个市、2174各县和约28万个乡,建立了人民政府,并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会议”,“省、市政协委员会和县常务委员会也普遍建立起来”,为广泛的政治动员提供了组织基础和社会空间。

(二)、中共的政治威望空前高涨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迅速扫清国民党反动势力,国内政治局面实现统一;中国人民在中共领导下,打破帝国主义封锁,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到1952年,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到1953年春,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外,土地改革取得巨大胜利,3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无偿分得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及其他财产,满足了农民几千年来对于土地的渴求;人民政府吏治清明,联系群众,讲求效率,社会风气与国民党治下的旧中国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巨大的成就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提供了充分的合法性,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三)、中共实行高压的政治态势

1950年7月23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最高法院院长沈钧儒发布了《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指出:“坚决地肃清一切公开的与暗藏的的反革命分子,迅速地建立与巩固革命秩序,以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并顺利进行生产建设及各项必要的社会改革,成为各级政府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要求对一切反革命活动采取严厉及时的镇压手段。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根据上述指示,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动群众,镇反运动于1950年12月在全国开展起来。“1951年春,在全国形成了检举、揭发、控诉反革命分子罪行的高潮。”毛泽东指出,镇压反革命要“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1951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颁布,为镇反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量刑标准。国内政治空气高度紧张,对于反革命分子或对中共政治动员的响应不积极的分子,起到严厉警慑的作用,对于广大人民也起到了教育警醒的作用,使政治动员的社会阻力降到最低值。

三、中共政治动员体系的特点

(一)、动员策略的灵活化

在建国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而进行的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运动中,始终坚持惩治与教育相结合,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既反右又防“左”的方针,保证了运动稳健有效地展开。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动员策略,有利地调动起广大群众对敌斗争的积极性,减少了斗争的对立面。例如在土改中,为了有利于稳定中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党对富农的政策由过去的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保护富农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灵活的动员策略,既调动广大人民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又减少了社会阻力,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动员的顺利展开。

(二)、动员责任和目的的明确化

一方面,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体制,使各层级的权力核心明确,责任落实到各级党政首长个人,责任追究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中央一级的权力收放自如,形成党内政治高压气氛,各级党政人员必须高度负责,各级政权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中央政策一贯到底。另一方面,建国初期,我国在行政法和程序法方面一片空白,政策执行的条框不多,为了追求结果,多采取行政强制和自愿相结合方法,有效实现政策目的。

(三)、动员方式的多样化

在各种运动中,全国各地纷纷举行了各种代表会、干部会、座谈会、展览会,利用广播大会、电影、幻灯、戏曲、音乐,通过标语、图片、漫画、讲演、小册子和传单,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动员效果。在镇压反革命宣传中,各地注意利用通俗活泼的文艺形式来进行宣传鼓动。建国初期广大工人、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党和政府采取了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各种各样的动员方式,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增强动员效果。

四、建国初期政治动员对当代政治动员的有益启示

(一)、完善和加强党的政权建设

建国初期的政治动员是在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党委一元化领导的领导体制下,应对重大危机的产物。随着社会步入常态化的发展状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动员必然要求。同时,在现代社会,危机事件依然防不胜防,加强集中制建设,对于应对大型社会危机有极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适应社会常态化发展;另一方面,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权限,既要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更要注意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要从体制上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坚决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保证党中央的权威,在出现重大危机时,党和国家可以迅速作出决策和部署。

(二)、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提高动员客体对党的认同性

建国初期,党组织覆盖了大部分社会部门,政治动员以群众运动为载体,在运作上重视对上级负责,在导向上重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体现为一种体制外的、权力意志型的和克里斯玛权威型的政治动员,在动员的范围上没有死角。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出现,使当代党的政治动员有可能出现盲点。例如农民工、城市自由职业者和私营企业主等,他们主要关注自身经济状况,很少关注我国政治发展,实际上处于政治边缘化状态。在这一部分人之中,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以党的方针政策来加强他们的政治归依程度。另外,较建国初期,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公民政治敏感性增强,对于被动灌输微软用户第3页2010-3-26的动员模式认同性降低。这就要求要加大力度提高公民政治大局意识,增强公民是非的政治辨别能力,以提高对政治动员的响应程度。

(三)、注重动员的策略化建设

建国初期往往比较注意物质性动员和精神性动员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物质利益机制成为调动人的积极的主要杠杆。单纯的物质利益的动员作用具有现实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使政治动员的作用难以持久和深入。因此,应注重精神激励和物质引导相结合。一方面,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影响融入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增强公民精神归依感;另一方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各级党委和政府多为广大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加强党在社会分配领域的主导地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