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然:微博的力量

作者:admin时间: 2011-11-22 21:26:16

木然:微博的力量


  当我们面临着一个真实的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对自由威胁最大的不是传统、不是自然环境、不是我们的心智、不是我们的想象力,而是权力。如果想要自由,想要享受自由,就一定要处理好自由与权力的关系。权力与自由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语言来说,二者是一个反比的关系,权力越少越自由,权力越大越不自由,权力如果达到极致,如霍布斯的利维坦、阿伦特的极权主义、奥维尔的真理部,在那里都没有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就是限制权力。一个自由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权力受到严格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的社会。自由是个人自由,群体的自由是一个伪自由,实行起来都是对个人自由的伤害。

 

  微博自由是网络自由的一部分,这本来不是什么特色,而是普世价值。可微博自由放在中国,也就成了特色。中国特色多,只是真正和特色联系在一起的,好事少,坏事多,而且这些特色都是权力惹的祸。官媒经常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什么主义就搞不清楚了,也许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去概括更准确吧。总摸石头也不过河,或者桥就在边上也不上桥,愿意乱摸石头玩,或许石头下面有宝物也不得知。同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明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而实际上就是一张纸片,真要想表达个言论自由,也是拥护权力者的自由,所有拥护权力者的语言,不管多么不符合实际,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六十多年来,很多人表达了一点儿自由的言论,既把别人吓着了,也把自己吓着了,说点真话,还在私下场合里说,在公共场合说的,都是假话、官话。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公民在现实中都能充分表达言论自由,谁还会有那么多时间到网上去表达自己的言论自由呢?微博就是在公共场合不能说的话,放在私下里可以说的一个地方。

 

  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表达言论自由的地方,大多数人还是要穿着马甲表达的,除了少数人尤其是少数名人或网上意见领袖之外,网名都是假的,填的信息也是假的,网民们在网上戴着面具,穿着伪装,充当着类似地下工作者的角色来发表着自己真实的言论。他们可能仍然是在领导面前点头作揖的顺民、臣民,在微博上才摘下人生的面具,又戴上人生的另一副假面具,过着双面人生的生活。一个人白天议论政治,晚上又在微博上议论政治,或者白天议论假政治,微博议论真政治,人就成了政治肥人,经济瘦人,甚至跛足巨人,这样的现象总是不好。不好归不好,微博自由还是有的,只是多和少的问题,微博自由少,但作用巨大。

 

  微博使媒体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每一个网民都是信息和事件的自由收集者、采编者、编辑者、发布者。个人在微博上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都是个人自己的事情,是每一个网民的兴趣和爱好。愿意看与否,也是别人的兴趣和爱好。微博世界,应该是一个自由的世界,言论自由表达的世界。当然,从微博的内容来看,很多内容并不是直接限制权力的,谈道德、理想、人生、爱情、股市、楼市、公益、助人、捐款、寻人等,只有其中有部分是直接针对权力的,但是没有微博自由,其它的内容都会扭曲变形,会变成舍勒所说的一方面“官式文化群氓的支配范畴”,另一方面则是“市民趣味的、下意识的奴化形式”。没有微博自由,道德就变成了权力最愿意舞弄的刀枪棍棒,理想就成为权力乌托邦的一部分,个人理想就会受到类似于异端式的权力审判,爱情也会伪降于权力,伴侣只有成为革命伴侣才有其合法性。

 

  微博使权力的硬度赶不上微博的速度。微博字数少、方便、快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1.4亿的网民,微博之所以增长如此之快,也就是微博有相对较多的自由空间。很多在现实媒体不能表达的观点得到了表达,很多言论在传统媒体还是个禁区,在微博早已经变成了公共话题。一个重大的事件,一个公共话题,已经通过140个字,或者通过发一个图片,一按键盘,内容都传出去了。每一件公众事件都有微博在推波助澜,一个事件的信息在微博挂出,几乎迅速在几小时之内有上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人的围观,围观已经成为公民参与的巨大力量。所有这些都使权力始料末及。微博的政治言论自由是限制权力的新渠道,网民可以通过非洲的埃及、突尼斯、利比亚来间接地表达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可以通过台湾、香港表达民主与法治的愿望,可以通过郭美美事件表达红十字会的改革和监管,可以通过公民的维权来及时地维护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可以通过对某人的捐款,表达对权力滥用的不满。通过微博,国民参与公共事务所形成的巨大推动,公民运用自己的权利“逼迫”和“拷问”政府会逐渐成为常态。而此时就怕政府变态,把好事变成坏事。

 

  微博民意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动力。网络显示多元民意,微博民意是网络民意的一种形式和渠道。这些民意有:左派的部分民意、右派的部分民意、民族主义的民意、民粹主义的民意、维权的民意等。也可能用平行四边形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意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进行解释,即政治体制不会以任何微博民意为主导,但每一种微博民意都会有体现,向着一个谁也料想不到的方向突破,但希望的是,宪政民主的方向不能变,变的只是策略。政治体制改革部分取决于微博民意与权力的互动,如果权力对民意进行管理,限制微博自由,微博民意与权力就会出现对峙和断裂。微博民意作为一种力量,可以使得傲慢的权力最终不得不低下头,尤其是用微博民意倒逼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会使得停滞不前的政治体制改革终于启动前进的车轮。微博即使改变不了中国,也可以改变事件的性质,还原事件的真相。

 

  从如上所述的微博的作用来看,微博正在形成第五种权力。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后来又把新闻自由加上,称之为第四种权力,这是对所有权力进行监督的权力。中国也有三种权力,但这三种权力既不分立又缺少有效的制衡,有新闻没自由,有四种权力没有相互监督和制约。微博对四种权力施加了影响,它影响三种权力,并直接倒逼传统媒体,使传统媒体逐渐地而又不得不负起监督之责。权力分立与制衡的目的是为了自由,此话孟德斯鸠说得很清楚,自由就是心境平安,说来说去就是人不能恐惧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于权力监控下的微博自由不会多,恐惧不会少。没有权力分立的第五种权力是个早产儿,先于制度性的三权分立而存在,能否存活,存活多长时间,都是一个未知数,这一方面取决于宪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完全取决于机遇和运气。微博正在形成第五种权力,这表明它是一个进行时,还不是一个完成时。

 

  值得一提的是,与微博直接对立的是官方微博,官方微博的介入,压缩了民间微博自由发展的空间。官方微博表达的是权力者的立场和观点,其功能主要是对网民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教化,限制了网民观点的自由表达。官方微博不可能也不会代表个人立场和观点,否则,官方微博就改变了性质和角色。微博受到权力的粗暴甚至是野蛮的干涉,逻辑不清,事实不符,词不达意,以偏概全,诸如危害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国家安全、传播谣言等。这些看似有理的理由,实际上都不是理由,且很难实证,真要实证,得到的也是与权力者相反的结论。就拿危害公共安全来说,权力者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祸首,是权力滥用的结果,把危害公共安全的责任推卸到公民的头上是权力的无耻与蛮横。再拿谣言来说,微博是产生谣言的地方,但微博本身具有自我校正机制和自我净化能力,最终使谣言无处藏身,而权力的介入,破坏了微博自身的机制和能力,从而使谣言放大且传播速度加快。发展微博自由,就必须限制官方微博权力的干涉。
 

来源: 共识网 |  作者:木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