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构筑立体安防体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齐鲁网11月30日讯(记者 张晓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山东构筑立体安防体系,全省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山东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推动公共安全视频联网整合,将社会治安防控触角延伸至网格员、家庭和居民。
在临沂金泰社区,网格员拿着安装了客户端的专业手机,就可完成例行巡查,遇到问题,还能实时将图片、视音频上传到信息平台。
临沂市兰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王忠臣表示:“我们通过加大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全区各镇街道村社区实现了视频监控全覆盖,全面提升了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打造平安社会,重在固本强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青岛市市南区充分盘活平安建设资源,今年拿出820万元专项资金,为居住或进入辖区的所有人员购买社会公众安全险,全方位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
青岛市市南区综治办主任姜爱君告诉记者:“我们将商业保险引入社会治理范畴,实现了传统的救助与商业保险深度融合,有效扩大了社会保障覆盖面,使群众真真正正享受到公共安全的托底保障。”
目前,山东已构筑起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并从传统领域向反恐、互联网、物流寄递等诸多领域延伸。2016年,全省刑事案件总量同比下降12.68%,八类暴力案件、“两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1.18%、29.24%。
对此,青岛市民魏祥雪深有感触:“我们有时候逛街逛到很晚也不担心,走在路上的时候能见到一些社区安全自防队员,感觉有什么事可以找他们,挺好的。”
上一篇: 侯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