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斌 周薇:中国改革开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作者:蒋斌 周薇时间: 2017-06-27 09:33:35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论断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资源,是资产,是潜在的发展优势和效益”,如果能够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带优势,就能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首次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一新思想丰富拓展了我们党对民生内涵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关系的科学阐述,体现了对绿色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深刻把握,为中国继续探索开辟绿色发展新路指明了方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治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他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 四梁八柱 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等等,初步搭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治化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理论创新成果。

七、关于全面提升开放水平的新思想新贡献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对我国在新的发展水平上增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优势、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丰富了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论。他指出:“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时代命题,中央布局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进一步推动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倡导构建“一带一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开放思想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为加强国际合作和引领全球化提供了坚实支点和重要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倡议,强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他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中,进一步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为“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插上了双翅,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提供了新引擎,为破解全球化进程挑战擘画了清晰的行动纲领,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掌舵者和大国领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使命感。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国际风云变幻提出的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关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共同体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创新运用和发展。他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使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和“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的全球治理新思路。这些重要论述,回答了当今世界要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以及如何完善全球治理结构、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国际治理体系现代化等重大问题,为中国开放发展和人类共赢发展提供了制度机制保障的新构想,对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改革给出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中国方案”。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性地提出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等管党治党的新命题,形成了系统的党的建设改革新思想,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作出了新贡献。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南方日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