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兴:生境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正道——

作者:唐代兴时间: 2014-09-24 12:15:16

  从其展开的基本方向看,文明总是进化的。由此形成人类对自我文明进化阶梯的认知和观念,这种认知和观念包含了类型学说。从整体上讲,人类将文明进化分为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步阶梯,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生产方式、技术手段和资源类型。比如,农业文明是将人从动物社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人,由于其能力相当薄弱而处于依赖自然的生存状态中,所以,为了生存而发展的技术体系是手工化的,并只能开发土地、树木等地表性资源。与此不同,工业文明是将人从身体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现代智力人,为更好地生存,以其人定胜天的冲动发展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机械化技术体系,全方位地开发地面、地下和空中(比如风力、太阳能)资源。

  工业文明要雄心勃勃地把人打造成为世界的主人,但由于他打开了人心的潘多拉盒子,最后使自己沦为欲望的奴隶和物质、资源、财富、权力的囚徒。人不仅与自然对立,更与自己分离、与文明分道扬镳。这就造成了现代文明的终结,人、社会包括地球生命和自然、滑向了死境化的陷阱,面对此而不得不重建文明,这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要将人从欲望中解救出来,使之成为具有整体关联智慧(心商、情商、智商协调开发)的人。因而,生态文明的着力点不是为实现物质幸福论梦想而发展技术,开发资源、生产财富,而是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生态文明是重建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之存在关系的文明:重建人、社会地、地球生命、自然之共在互存、共生互生关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要很好地理解此,需深入理解"生态"概念。

在西语中,"生态"(Ecology)概念源于古希腊οικοs,意指生物的"栖息地"或"人的居所",故而有"家务及家庭生活中的日常活动与管理"的含义。1866年赫克尔提出"生态学"(economy)概念,同样是沿其思路而展开,即地球上的有机物生存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既相互冲突更相互照顾。赫克尔之后的生态学运动,将自然世界看成是人的存在家园,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运动,是既充满矛盾又相互照顾的生产活动。概括地讲,"生态"意指生物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既展现出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生成关系,也张扬着生物自身本性及存在敞开的生存习性。但这仅是"生态"概念的功能语义,要理解它的本质语义,需从汉语词源学入手。在汉语中,"生态"概念中的"生",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作为名词,它意指生命;作为动词,它意指使其存活而谋求生路、创造生机。而"生态"之"态",乃指生命存在及其敞开的应有位态、姿态。整合言之,"生态"乃指生命之存在敞开状态及其朝向,它表明生命存在敞开的位态是未完成的,(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是动态生成的,这是因为生命本身是未完成、待完成和需要不断完成的一种进程。在其本原意义上,处于动态生成进程中的生命,其存在敞开的位态必然符合生命的自身本性,也符合自然宇宙的本性,因为生命是按照自然法则、宇宙律令而诞生的。但由于生命是以个体方式而存在于宇宙之下、地球之上和万物之中的,并且宇宙、地球、万物构成任何个体生命存在敞开的环境,因而生命存在敞开的位态虽然要遵循自身本性,更要受其环境的制约。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将影响个体生命的存在敞开位态;反之,以个体为单位的生命也成为环境的构成因子,个体生命的变化,同样影响到环境的改变。由此,无论是个体的生命,还是整体的环境,其存在敞开的位态均可因其自身之外的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两种可能性朝向,即生机勃勃的存在敞开朝向或无生气的衰败朝向:前一种朝向即是生境,后一种朝向乃是死境。

  生境或死境,都相对环境才有意义,它是环境在自变或它变进程中呈现出来的两种方向相反、性质不同的存在敞开朝向。环境总是相对个体(物种、个体)生命而论,它是指个体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平台、场所。所以,环境的主体是个体生命或个体物种,环境存在敞开的生境或死境朝向,不过是存在其中的个体生命或个体物种存在敞开呈现的生境或死境朝向。

  个体生命或个体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既有其微观形态,比如这片湿地成为这群生物栖息的具体环境,这片供这群生物栖息的湿地所呈现出来的朝向--或生机勃勃或无生机衰败--的朝向构成了这群生物栖息地的具体生态状况,或生境化生态状况,或死境化生态状况。这群生物所栖居的这片湿地的生态状况,并不完全由这片湿地本身决定,它还承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因为这群生物所栖居的这片湿地也有赖以存在敞开的环境,这就是将这片湿地和这群生物聚焦起来的那个由人、社会、自然等因素所整合形成的宏观环境,以及更大的由人、生命、地球、宇宙所整合形成的宇观环境。因而,个体生命或个体物种存在敞开的生态朝向--无论是生境朝向或死境朝向--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进程中,并且这一动态生成的进程要同时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四大因素的博弈,即个体生命或个体物种的本性力量,个体生命或个体物种生存的微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和整合此三者所形成的宇观环境因素,即大气运动和气候变化。

  简言之,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地球和宇宙)之间的动态生变所形成进程状态,就是其环境;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之间动态生变进程所敞开的朝向,不是生境化的,就是死境化的。

  生境化或死境化,都是对环境生态状况的性质描述:前者是对生机勃勃状态的环境生态的描述;后者是对衰败死寂的环境生态的描述。从世界存在演化的绝对意义上讲,环境生态的生境化朝向,是自然宇宙以及万物生命存在演化所需要的,因为它符合自然法则、宇宙律令和万物生命的本性;环境生态的死境化朝向,却是自然宇宙以及万物生命存在演化所本能逃避的,因为它违背了自然法则、宇宙律令和万物生命的本性。同样,人作为自然宇宙的一分子,同样因其本性的要求而本能地排斥死境朝向。所以,从人的存在之需角度来审视,人类赖以存在和更好地存在的环境生态的生境化朝向,就是文明;反之,他所赖以存在和更好地存在的环境生态的死境化朝向,恰恰是对文明的反动和消解。以此观之,所谓生态文明,其实质是生境文明。所谓生境文明,就是人赖以存在和生存的环境生态必然是生机勃勃和生生不息的。或者更准确地讲,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之间的动态生变始终处于生境化的进程状态,就是生境文明。

  3、生境主义:生态文明的正道蓝图

  由于生境化是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所以,生态文明的正道蓝图是生境主义。

  "生境"(habitat)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意指生物(包括个体、种群或群落)得以生存的地域环境。专门探讨"生境"问题的生态学家Dennis指出,"生境(habitat)乃为植物提供生长条件的常规自然"空间,"是生命种群的家……在种群和物种的管理和保育工作中,生境是最重要的概念,因为生境是种群和物种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一个物种能够生存和繁殖的环境条件范围"[10](P4)Dennis认为,生境是生物因为其存在敞开本身而相互作用创造的:"为了形成、生存和演化,地球上的生命需要足够的环境条件、时间和空间。在任何一个地点,生命和空间不断地相互影响、并随时间推移建立起了愈加特殊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创造了生境。"并且这种创造的根源却是生命存在的内在结构要求和生命敞开的功能需要:"地球上的生命已经在众多体现生命过程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建立起了精巧的相互关系。除非得到控制,生境丧失可能会摧毁这个平衡。它可能对生命以及人类产生灾难性的后果。"[10](PⅪ )Dennis指出,生境创造是生命为其存在和更好地敞开存在而为之的体现,但生命为其存在和更好地敞开其存在的生存运动本身,却为生境丧失提供了契机。这就是说,生境创造和生境丧失,都源于生命为其存在和为其更好地存在本身。生命为其存在和更好地敞开存在而导致生境丧失有两种情况:一是生命为其存在而导致生境丧失。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之因不是生命存在的质量,而是生命存在的数量:"对个体而言生境质量如何往往依赖于在同地点存在的其它个体的密度。高密度的同种个体将导致必需资源短缺,从而降低了生境质量。"[10](P17)生境质量下降,这是环境死境化的内在原因。但造成生境质量下降,不仅源同地点存在的同种个体的高密度化,也源于异种个体在同地点生存的高密度化;而且异种个体同地点生存的高密度化,更容易导致环境的死境化。这种因个体生命聚集高密度化生存造成生境质量下降并从而引发环境死境化的根本解释因素,恰恰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原理。二是生命因为更好地敞开其存在而导致生境质量下降和环境死境化。Habitat特别指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当今整个世界生境丧失的根本原因。在地球上,能够以自身的力量导致世界生境丧失的物种生命,只有人类:"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生境的快速减少。"[10](PⅪ)人类因其物质幸福论的梦想而过度介入自然界的活动,导致了湿地和荒野的消失、森林丧失和物种大量灭绝。尤其是生物的"全球灭绝率目前估计是'背景值'的100到1000,而且灭绝速率就如本书所描绘的那样仍在不断上升。萎缩的世界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由于大范围的生境丧失与破碎化。生境丧失是指物种的世界(它们的生境总量)减少;生境破碎化是指残余生境呈碎片状零星分布,这些碎片之间非常隔离以至于不同生境碎片上的同种个体之间无法发生联系。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物种的世界萎缩成了孤立的、局域种群太小以至于注定要灭绝的超微型世界。人类种群不断扩张和富裕发达国家不断增长的资源利用导致了生境丧失和破碎化。"[10](P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