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清: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回顾、反思与启示

作者:熊光清时间: 2014-06-18 09:01:25

  苏联采掘工业不计后果地进行掠夺性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干衡,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苏联主要矿物资源的开采从6亿吨增长到30亿吨。这是因为,苏联出口总值的4/5要靠能源、原料及其初级产品来完成。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能源危机发生后,苏联大量出口石油和石油产品,1970年外销原油6700万吨、石油产品2900万吨。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发达的石油进口国通过对本国经济结构的改造,已将能耗大大降低。苏联在这种形势下依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继续对石油资源滥肆开采,1985年石油出口剧增到11700万吨,石油产品增至5000万吨。而这时国际市场的油价已下跌到只及原先价格的1/5到1/6。结果造成苏联1985一1988三年中出口收入减少了100亿卢布。天然气的出口情况也不妙。国家为输出天然气敷设的管道长达20.8万公里。每制造1000公里管道耗资10亿卢布。由于俄罗斯亽天然气大量用于出口,致使那里数以千万计居民反而没有煤气可用,只能眼看纵横遍地的输气管道把清洁卫生的“淡兰色燃料”源源不绝地输送到其他国家。不惜血本换取外汇的出口物资还有原木、矿石、矿物肥料等。这些产品的出口使苏联在经济、生态两方面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到1989年,苏联所欠外债上升到650亿美元。国家只好用出口换来的有限资金再从国外购进开采和输送石油、天然气的设备及木材加工设备,这样就形成了经济与生态两方面的恶性循环。[6]

  苏联大规模进行的河流改道等水利工程,短期内经济效益显著,但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苏联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大力开垦哈萨克和中亚地区的荒地,并且大规模地进行河流改道等水利工程。苏联修建的许多大型水库和运河系统,也给黑海和亚速海的渔业带来了严重后果。水坝使下游和三角洲的河水里丰富的营养成分大大减少,用水量的增加也使河流流量减少,而这又反过来增加了河流中的含盐量。[7]苏联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城市污染严重,空气、水和土壤遭到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1977年冬,莫斯科因煤烟污染第一次下了黑雪。1987年,苏联卫生部长证实,苏联有104个大城市的大气质量已经超过大气污染物允许标准。苏联水污染非常严重。20世纪80年代末,亚速海捕鱼量比1945年捕鱼量减少100倍,每年捕鱼量还不到3000吨。咸海变成鱼类绝迹的“灰暗色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沿岸矗立的工厂大量排污,杀死了湖中2500种水生品种中3/4品种。[8]

  苏联生态建设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第一,生态建设与工业建设要同步进行,而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列宁时代起就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但苏联走的仍然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真正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最多也只能从1972年算起。1972年9月20日苏联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自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决定》,同年12月29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加强自然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利用的决议》,具体明确了相关任务和职责。

第二,立法固然重要,执法必须跟上。如果从1918年列宁签署“森林法”、“居民区卫生保护条例”算起,苏联公布的法令、条例不能算少,有的还是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联合作出的决定。(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然而,从后来披露的一些事实来看,很多法令条例基本没有得到切实执行。这就充分说明了,在生态建设方面,立法固然重要,而执法更加重要。

  第三,必须建立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的统一管理机构。苏联的环境管理体系在1988年1月以前的很长时间里都是一种多部门负责型,政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实权机构。这种管理体系的缺点就是权力分散、职能重叠,而且非常复杂、互相扯皮、工作效率很低。苏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进展缓慢,体制不健全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样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9]

  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处理生态问题的经验教训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遭受到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平衡一度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彼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家内,人们发起了很多独立的保护生态运动。

  很长时间里,波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非常严重。1985年,SO2排放量达430万吨。化肥厂排放的氮和其它有毒物质毁坏了整个普瓦维区及区外森林。克拉科夫市有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把它列为世界十大古代遗址之一,而由于严重的空气污染,该广场上的建筑物被腐蚀的速度达到正常情况下的35倍。该市附近的诺瓦呼塔冶金联合企业的排污使维斯杜拉河的河水蒸发增加了4倍,CO2年排放量为600 000吨,超过最大限值(3mg/m3)30倍,SO2浓度标准比其它国家允许限值高7倍。克拉科夫市潮湿气候加重了经常由酸性悬浮物,特别是硫酸形成所造成的排放影响,该市空气中的含氧量经常不足,冬天含氧率降到17%(正常应为21%)。铅、锌、镉等重金属尘的排放直接威胁克拉科夫市市中心,1984年,该市中心粉尘的浓度已经达到473t/km2(允许标准为40t/km2)。这种环境状况也严重危害了人体健康。波兰的水质污染也很严重,如西里西亚水资源状况令人担忧:65%水被污染得不能用作任何用途,只有11%水可作工业用水,20%水可作农业用水,4%水可作饮用水。波兰的土壤污染也很严重,森林遭到致命污染。[10]

  20世纪8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环境状况非常糟糕,它被看作是世界上4个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工业每年向大气排放350万吨SO2,人均SO2排放量达0.2吨以上,占欧洲人均SO2排放量的第二位。布拉格市大气污染相当严重,大气中SO2含率超过规定浓度的20%。2/3以上的硫酸,NO2和尘排放量是由电厂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心血管病、结核病和癌症明显增加。学龄儿童患气管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泌尿系统病和骨质生长迟缓病者很多。[11]

  20世纪80年代,民主德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也非常糟糕。民主德国部分地区一年至少有300个日夜天空被有毒的烟雾笼罩着。西柏林一个研究所曾估计,民主德国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300亿西德马克。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是最头疼的问题。民主德国境内1/3的水受到有毒废料的污染,对生物足以致命。在严重污染的比德费尔德镇,有一条河带走来自化学工厂的4000种废水,夜间河水闪闪发光。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生态问题的经验教训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虽然为生态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但是,如果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不注重生态建设,忽视自然规律,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处理生态问题的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和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开始出现,但由于国民经济初入正轨,国家工业化刚刚起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且程度较轻,因而环境保护意识尚未觉醒,政府并未明确提出环境保护的概念并制订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不过,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曾经出台了一些环境保护的文件和法规,部分城市也采取了一些保护环境的举措。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在短期内造成了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零星环境保护措施也基本废弛。“大跃进”运动结束后,政府曾经采取了一些环境保护措施,但随后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而名存实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再次跌入低谷。[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建设开启了新的篇章。1978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新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后来又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并且广大人民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主要经验有:

  第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措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建设的力度,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主要表现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进展;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