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旺 李想 任婉玮:论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作者:张树旺 李想 任婉玮时间: 2020-10-21 23:01:05

  ②为行文方便,下文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简称为87版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为98版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次修订)简称为10版法。

  ③Greenwood Royston,Hinings C.R.,Understanding Strategic Change:The Contribution of Archetyp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6,No.5,1993.

④参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的说明》:http://www.(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npc.gov.cn/wxzl/gongbao/1987-01/12/content_1481512.htm.2017-11-08》。

  ⑤需要指出的是,由于87版法排除了家庭、家族对村民选举的动员机制,在实践中造成了村民选举实现不了“双过半(参与选举人数过半,获投票半数始当选)”的难题,这也是反映了《村组法》作为上层建筑与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济基础及社会基础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10版法修订中对投票方式进行了微调,许可了近亲属委托投票的方式,也即以户内委托的方式变相认可了以家庭为单位的选举方式。

  ⑥Oi Jean C.,Babiarz Kim Singer,Zhang Linxiu et al,Shifting Fiscal Control to Limit Cadre Power in China's Townships and Villages,CHINA QUARTERLY,Vol.211,No.211,2012.

  ⑦Oi Jean C.,Babiarz Kim Singer,Zhang Linxiu et al,Shifting Fiscal Control to Limit Cadre Power in China's Townships and Villages,(211).

  参考文献:

  [1]张厚安:《乡政村治——中国特色的农村政治模式》,《政策》,1996年,第08期。

  [2]徐勇:《论乡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衔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01期。

  [3]项继权:《乡村关系的调适与嬗变——河南南街、山东向高和甘肃方家泉村的考察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02期。

  [4]金太军:《关于村民自治若干关系问题的深层思考》,《开放时代》,2000年,第01期。

  [5]贺雪峰,苏明华:《乡村关系研究的视角与进路》,《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01期。

  [6]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开放时代》,2011年,第02期。

  [7]王维博,《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诞生记》,《村委主任》,2010年,第06期。

  [8]蒙昭平,《“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25年选举回顾》,《全国村委会选举情况分析会论文集》,2005年,第248-252页。

  [9]贺雪峰,《乡村治理的制度选择》,《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02期。

  [10]欧阳静,《乡镇驻村制与基层治理方式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1期。

  [11]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05期。

  [12]张振洋,《当代中国项目制的核心机制和逻辑困境——兼论整体性公共政策困境的消解》,《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1期。

  [13]李祖佩,《项目制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自主性的视角》,《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05期。

  [14]杨善华,《“项目制”运作方式下中西部农村社会治理的马太效应》,《学术论坛》,2017年,第01期。

  [15]李祖佩,《“资源消解自治”——项目下乡背景下的村治困境及其逻辑》,《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1期。

  [16]邹建平、卢福营,《制度型支配:乡村治理创新中的乡村关系》,《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02期。

  [17]徐勇,《找回自治:探索村民自治的3.0版》,《社会科学报》,2014年6月。

  [18]肖滨、方木欢,《寻求村民自治中的“三元统一”——基于广东省村民自治新形式的分析》,《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3期。

  [19]程为敏,《关于村民自治主体性的若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03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