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供给侧改革
(四)文化供给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转
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持续运转和不断提升的过程,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获得持续不断的动力。
一是联动机制。我国在相当长时间里,经济是主角,文化只是配角。地方普遍流行的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文化不再只是配角,而是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需要将文化纳入政府工作和考核指标体系,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相互协调的重要工作。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评价、可操作的标准,以此使得文化供给不再是“软任务”,而是硬指标。
二是互动机制。在一主多元的供给机制中,要通过政府的作用,形成多元互动和有效衔接。供给评价不仅仅在于政府一方,还应该包括消费主体。在供给侧改革中,要努力将广大民众吸引到文化供给体系中来,形成政府引导和号召,群众主动和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
三是激励机制。改善文化供给,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要极大地激发社会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与城市相比,农村居住相对分散,政府的文化供给可实行直接供给和间接供给相结合,更加重视间接供给。例如不是直接分配资源,而是自愿申请+绩效奖励,以鼓励乡村文化的自我供给。要特别重视发挥乡土文化骨干的领头作用,给予相应的激励。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但存在诸多潜在的文化资源,政府要通过适当手段开发和挖掘,如激励农民将祠堂改造为农村社区文化中心等等。
来源:《东南学术》2018年第5期
下一篇: 贺雪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防止的几种倾向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