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青梅:生活社会化:小农的经济压力与行为逻辑

作者:贺青梅时间: 2011-05-13 22:33:5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农逐步摆脱了孤立、封闭的状态,农民的日常生活被裹挟至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体系中,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市场和社会取 代自然成为人们交往和交换的主要对象。就消费客体,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而言,农民客观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但农民主观上幸福感不强。主客观之间的差异 和张力来自于农户面临的经济压力增强,即生活消费的无限扩张与满足需要能力有限的矛盾,形成这一矛盾的重要背景是当今农户的生活日益社会化。

  关键词:社会化小农;生活社会化;经济压力;行为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客观的幸福指数增加,但是,农民主观的幸福指数却有所下降,幸福感不强。主客观之间的差异和张力来自于农户面临的经 济压力增强,即消费需要的急剧扩大与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形成这一矛盾的重要背景是当今农户的生活日益社会化。本文试图以社会化小农的 分析框架加以解释。

  作 为一种新的分析框架,社会化小农的指涉对象主要是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中的小农,侧重关注当今小农自身变化和新型特质。生活社会化是小农社会化的一 种形态,主要指农户家庭日常生活交往和开支方面的社会化,也是经典理论忽视掉的内容。已有的对小农生活的研究如明恩溥、费孝通、邓大才、刘金海等,多侧重 于对小农生活方式的描述,没有体现小农生活社会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对农户行为选择的影响。

  

  一、传统小农的生活特

  性

  中国传统小农长期生活在分散、孤立、封闭的状态下,以土地为生产中心,以家庭为生活中心,以村庄为交往中心,以基层市场为交换中心。①在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下,传统小农完全依靠自家的资源生产、生活,除了亲戚邻里之外几乎没有也无须交往。②绝大多数农民在村庄这一狭小的社会空间中过完了一生80%-90%的时间。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传统小农的生活特征。

  1.生活形态上的自给自足。农民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需求,小农不仅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手工业品。③过 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生产基本上是为了供给自己消费,它主要是满足生产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因此,在这里没有交换,产品也不 具有商品的性质,农民家庭差不多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食物、用具和衣服,……交换是有限的,市场是狭小的,生产方式是稳定的,地方和外界是隔绝的,地方 内部是团结的。”④“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 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 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⑤与自然相交换,向土地讨生活是小农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吃的是地里种出来的,住的房屋是用泥土打造的土坯盖起来的,穿的衣服是家庭纺织做出来的,“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关门自给”。⑥人 们的生活方式正如恩格斯所描述的:“妇女纺织亚麻和羊毛,缝制衣服;男人耕田;儿童放牧主人的牲口,给主人采集林果、鸟窝和垫圈草;此外,全家还要缴纳谷 物、蔬菜、蛋类、奶油、干酪、家禽、幼畜以及其他许多东西,每一座封建庄园都自给自足,甚至军费也是征收实物,没有商业来往和交换,用不着货币。”⑦

  2.社会关系上的相互隔离。“小农民及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⑧农 民的全部世界就是村庄,“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⑨,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已经足够维持小农的经济生活,农民的社会交往十分狭隘。“一小 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 成的那样。”⑨村庄是由同质的小农简单相加组成,小农之间,村庄之间相互隔离,没有交换和交易的内在需求,小农之间不发生联系,不仅没有化学变化,甚至连物理变化都没有。我国小农在与自然相交换的过程中,过着“男耕女织”、“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田园生活。

  3.生 活方式上的简单均等。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了消费资料的匮乏和生活资料的单一。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小农的生产条件十分有限,土地面积狭小且零碎 化,肥力匮乏,生产工具简单落后,导致农产品产量低下,品种单一,农业产出以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为目的,只有少量的剩余农产品用于交换所需的生活资料。 农村手工业和养殖业规模较小,品种稀少,主要以增加家庭收入为目的。粮食和棉制品是小农买卖的主要商品。在市场上,“小农购买的主要生活必需品是由其他小 农生产的;除了少量次要的必需品外,他们极少购买城市产品。即使到20世纪,城市产品的渗入仍然很有限,只是棉纱或棉布,以及火柴和火油。”⑩农村市场上 销售的生活资料大都来自于附近村庄的农民,商品品种单一,做工粗糙,主要是家庭生活必需品,而不是满足个人享受和娱乐的产品。

  在 这种简单落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同操一业,衣食起居彼此一样,劳动力的配置主要限于家庭内部,其分工也限于较浅的层次,农民终日在各自的生产平台上生 产,在狭小的空间下生活,其生活方式高度均等化。小农内部甚至小农与地主之间在消费规模、消费品种和消费水平等方面没有显著区别,农户生产的首要目标是满 足家庭温饱。集体经济时期,国家通过组织农民集体劳动,按照“工分”制和票证制度统一分配日常生活用品,进而牢牢地控制了粮食、食油、布料等主要农产品的 销售和消费,大大限制了农户生活社会化程度,使小农的生活更加均等化。

  传 统小农生活的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在于生产方式的同质性。“在传统中国,相同的劳动方式、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形成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平面 技术结构。这种同质性的平面技术结构,既决定了小农在劳动方式上不需相互渗透、工具上无须相互借鉴、技术上也不必相互交流” 11。这样一种同质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小农在生活水平上差异甚微。

  此 外,国家强制建立的将农民严格阻挡在城市之外的人口管理制度,即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与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存在很大程度的分隔,农户几乎无法了解 和享用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城市生活资料。小农生活和交往的地域范围是宗族圈、祭祀圈、市场圈和婚姻圈的并集,在这一地理空间中,农民的生活方式高度同质, 生活水平差异甚微,不存在与外部比较中所形成的需求扩张,吃饱穿暖是农民的主要生活目标。

  由 于农户生活空间的隔离性和需要层次的低级性,农户对生活社会化的需求较为有限,主要是生存需要而没有上升到发展需要,需求与供给之间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平 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农忙吃干,农闲喝稀”等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小农+手工业或帮工的生产模式,满足了农民的生活需求,实现了农 民的生活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的相对均衡。生活需求上的供需平衡主观上体现为农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使得大部分农民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生产要 素,通过增加劳动投入,延长劳动时间来生产交换产品。满足生存需求是农民的主要行为逻辑。

  

  二、小农生活的社会化

  

  改 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全面渗透到乡村,中国农村社会开始摆脱孤立、封闭的状态,小农自身也开始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逐步脱离传统小农经济状态,进入到市场 化、社会化的过程中。正如徐勇教授所言,“现在的小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了,也已经超越了商品小农阶段。并越来越深的进入或者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 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中来,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进入到社会化小农阶段。”12当今的小农经营规模虽小,但分散而不孤立,联系而不封闭,生产和生活日益社会化,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生 活过程的市场化。传统小农经济时期,农民的日常生活主要靠与自然相交换,通过传统农业加手工业的模式满足自给自足的生活。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可以形容为“生 存推动的商品化”,体现出三个特点:剩余性、纵向性和非货币性。小农与市场的这三个特点决定了传统小农与市场关系是松散的。随着农村人口的爆炸式增长,社 会分工的逐步细化,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小农的生存需求,与社会相交换成为农民的替代性选择。与社会相交换不仅拓展了小农社会交往的空间,也打破了 人身、时间和空间对农民生活的限制,在与社会交换中,市场起着关键性作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