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惠宁在香港四次“走基层”,传递重要信息
撰文 | 董鑫
这个国庆假期,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都在忙同一件事——“落区聆听 同心同行”。
把“落区”换成普通话理解一下,他们都去“走基层”了。
这次活动有什么特别之处?
香港中联办发布的新闻稿中,有两句香港市民对此次活动的反应,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香港仔避风塘,渔民们对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说,20多年了,中联办负责人第一次来到渔船上。
在九龙深水埗,因车祸失去工作能力、住在劏房内的林女士对香港中联办副主任陈冬说,“真没想到会有人来看我,原来还是有人关心我的。”
这次活动要传递什么信息?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在香港中联办发布的系列稿件中总结了两个关键词——表达中央关怀、直接听取基层市民呼声。
如骆惠宁所说,只有广大市民的生活好了,香港才算发展得好!
从“罕见”到“常态化”
公开报道显示,此前香港中联办的官员较少“落区”探访。但自2020年1月履新香港中联办主任以来,骆惠宁已经四次“落区”。
2020年2月17日,骆惠宁走访在港中资企业,实地考察了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市场供应、金融纾困及风险防范等工作。
2020年2月28日,在香港疫情防控的紧要时刻,骆惠宁去往刚刚落成的鲤鱼门公园度假村香港紧急防疫观察中心A区项目看望慰问工程建设者,该项目是由驻港中资企业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承建的。
2020年10月1日,骆惠宁到访港岛和九龙地区,探望老人家和劏房户,向他们送上月饼和防疫物资。
2021年9月30日,骆惠宁在香港仔避风塘登上“新得利”号渔船,了解渔民工作和生活情况;在位于钢线湾的数码港看望创业的香港青年;去九龙深水埗街坊福利会会堂,察看由中企组织的“医疗服务进社区”活动;到旺角街边的小商铺与店主交谈;看望住在九龙旺角的“笼屋”住户。
尤其是去年和今年国庆假期的两次“落区”,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港媒报道的关注点已经从“罕见”变成了“常态化”。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