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惠宁在香港四次“走基层”,传递重要信息
住房问题
知屋漏者在宇下。
骆惠宁表示,中联办不仅重视社会各界代表性人士意见,更重视直接听取基层市民呼声。
这次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走基层”,直接听取了哪些呼声?
住房问题是重要关键词。
“劏”是粤语,意为“剖开”,劏房是业主或二房东将一间普通住宅切割成的多个细小独立单位,用作出售或出租;“笼屋”早在港英时代开始出现,就是用铁丝网圈出的一块卧榻之地。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香港有约20万人租住在劏房和“笼屋”里。

在骆惠宁走访“笼屋”住户后,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成员也集中走访了住房困难市民。
公屋是香港为低收入家庭和新来港人士提供的公共租住房屋。据香港房屋委员会统计,截至2021年6月,香港740万人口中,有超过210万人居住在公屋中。
但公屋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本届香港特区政府承诺建9.65万个单位,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连创新高,达5.7年之久。
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探望的益丰大厦劏房住户苏女士,一家四口在不到20平米的劏房租住了10年,轮候了18年才等到公屋,还是在儿子、女儿出生后有加分,调整了申请面积、重新排序后很不容易才申请到的。
如同骆惠宁所说,住房问题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民生问题,“必须加大力度解决住房问题”既是中央的关切,也是广大市民的期盼。
香港中联办在新闻稿中表示,领导班子集体探访,是要了解住房困难、表达中央关怀、传递生活信心,中央十分关心香港的发展,关心广大市民的生计,会竭尽全力推动解决民众的现实困难,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能尽快彻底告别劏房。
“尽快”是多久?
“工期”已经给出。
今年7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国安法实施一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当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那时的香港“住房问题必将得到极大改善,将告别劏房、‘笼屋’”。
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在香港中联办领导班子“落区”之后,特区政府官员、政界人士也开始去劏房“走基层”。
大家都在看
-
2020-08-20
-
2020-08-27
-
2025-01-04
-
2024-12-31
-
2024-10-01
-
2024-09-11
-
2024-08-23
-
2024-08-03
-
2024-07-31
-
2024-06-17
-
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