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云: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

作者:姜春云时间: 2010-08-07 16:46:17

  发展的知识性。传统工业化的完成,主要靠高投入(资金、资源、环境、人力、民生),在创造巨额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难以为继。而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则主要靠智力开发、科学知识应用和技术进步。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雨后春笋般地迸发,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根本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成为“第一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种大趋势把智力开发、技术进步推上了主导发展的“帅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才、智力在生产力构成中的作用大不相同,其重要性不断升级:在农业经济时代是“加数效应”,在工业经济时代是“倍数效应”,在生态知识经济时代则是“指数效应”。据世界银行测算,投资于物质资本,其回报率为110%;投资于金融资本,其回报率为120%;投资于人才开发,其回报率为1500%。一个普通劳动者与有技能的劳动者、有智能的人才相比较,其创造的价值比例为:1:10:100。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抢占人才、科技、知识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本、人才培育、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资。统计资料表明,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由2.3%上升至3%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由5.2%上升至7%,发达国家则由5.5%上升至9%。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可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不仅是理念的转换和更新,更是经济发展投入要素的转型,即现代知识、技术和智力资本唱了主角,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生态文明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又一显著区别。

  上述四大特征说明,生态文明是源于工业文明又高于工业文明的文明,其优势和优越性远非工业文明所能比拟。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导经济,是真正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

  记者:那么,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是什么关系呢?

  姜春云:这要作科学辨证分析。就其领域属性而论,四大文明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四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现代文明的总体。就时代而论,生态文明则是继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概念。这种文明,既是建立在物质、政治、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而又处于这一基础的主导位置,它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道德准则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导向、驱动作用,使所有的发展都逐渐“生态化”,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新的文明时代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人对生态文明有认识误区,认为生态文明只是一项建设任务,还没有将其提到时代的高度,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性转折来看待。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如果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仍然停留在工业文明阶段,不向生态文明迈出新的步伐,那就是时代的落伍者,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可惜,目前我国这种人还占了一个相当的数量。这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大问题。看来很有必要加强对生态文明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通过研究、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真正搞清楚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现实和深远意义,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好科学、文明、理性发展的问题,不失时机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实施好。

  记者:多年来,您围绕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总目标,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新意的生态文明思想、理念和见解。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姜春云:概括地说,必须牢固树立以下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一是生态基础论。“良好自然生态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必须承认,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自诞生以来,无论远古时代、农耕文明时代还是工业文明时代,之所以能够繁衍、生存,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发展,都是有赖于大自然的恩施和生态体系的支撑。“因自然生态兴而兴,也因自然生态衰而衰”,这是人类历史演变的一条规律。古文明的兴衰存亡是如此,现代文明的消长变幻亦不例外。

  二是环境价值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包括有机无机、物质和精神的),有无价值,价值几何?这是一个至今认识不一致、不少人存在片面和错误认识的问题。在有些人看来,自然环境是没有价值的,可以掠夺、无偿为我所用。我认为,构成自然环境的一切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不但有价值,而且有特殊极高的价值。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而言,自然生态犹如皮与毛的关系,“皮(环境)之不存,毛将焉附?!”而且社会上的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总是像“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样,流向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呈现了“洼地效应”。所以,“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

  三是资源有限论。时至今日,自然资源究竟是有限还是无限的?这个问题在许多人中间并没有真正认清、解决。有些人总认为,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有水快流”、“吃肥丢瘦”,靠拼资源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以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严重、高耗低效、污染环境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这种认识和行为,既有悖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又有悖于生态文明理念。应当说,我国幅员辽阔、资源总量相当可观,但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是典型的“人均资源匮乏国家”。我们所有的人,都应当特别珍惜资源,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节约资源,任何高耗、浪费、毁坏自然资源的行为,都是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说白了是一种犯罪行为。

四是同步双赢论。发展与环境能否同步、双赢?这是一个长期有争议、至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补偿”的发展路子是不可逾越的定律,中国也不例外。这是导致一些地方“重增长、轻环保”、“重当前、轻长远”,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环境欠债急剧升高的重要原因。必须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但并不是绝对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实现发展与环境统筹兼顾、同步双赢是可能的,关键在于转变传统发展方式,代之以较小的生态环境代价换取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又以较高的投入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从而步入发展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要害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是欠债偿还论。全球和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到了今天的状况,其深层次根源,是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过度索取,补偿不足,欠下了巨额生态赤字。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06年地球生态报告》称,2003年全球人均足迹量(自然资源消耗量)为2.23地球公顷,人均生态容量为1.78地球公顷,人均生态赤字为0.45地球公顷。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6地球公顷,人均生态容量为0.8地球公顷,人均生态赤字为0.8地球公顷,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一倍。据专家测算,仅“十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欠债就达5万亿元左右(尚不包括主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实践证明,偿还生态欠债势在必行,早偿还早主动、晚了则事倍功半,要花更大的投入、代价。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治理(据介绍,花掉600亿美元,耗时120年,还死亡了几万人)、日本琵琶湖的污染治理,我国的巢湖、太湖、滇池的污染治理,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六是生命要素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一部分人富裕起来。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问题。“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生态环境就成为人们生活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因此,根治环境、保护生态,让城乡人民喝上洁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绿色无公害食品,不仅是一个重大经济社会问题,而且是关系人民生活与生命质量的重大民生工程。

  七是道德公正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本质上反映的是公民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恰好是各级各行各业和人民群众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写照。随着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宣传、实施,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明显提高,但生态文明道德文化还远没有在全体公民中间普及、扎根,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态环保文化知识还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道德水准低下,不能正确对待生态环境。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大问题。人类生态道德的核心是:人、生物和自然界都是有价值有生存权利的;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和其他生物的权利;要关心人,尊重生命,呵护自然。而公平与和谐,则是生态道德的本质、要义。这涉及人际公正、代际公正、国际公正,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正。长期以来,生态环境出现问题,都与人们生态道德上的不公正密切相关。治理生态环境,必须狠抓生态道德文化建设。应当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法制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引导规范人们在生态道德上真正做到公正、公道、公平,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人、子孙后代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物。

大家都在看